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

【哲學星期五@高雄】「因『信』稱義」?馬丁路德的聖經詮釋如何開啟宗教改革?




【時間】 2017 年 01 月 20 日(五)19:00 ~ 21:00
【地點】新浜碼頭藝術空間
【地址】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 64 號 2 F(捷運橘線鹽埕埔站 1 號出口右斜對面;地圖    
【與談】蔡銘偉|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;長榮大學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
【主持】葉浩|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
【主辦】新浜碼頭藝術學會、哲學星期五@高雄志工團

1517 年諸聖節前夕,信仰虔誠的德意志天主教修士馬丁・路德 (Martin Luther, 1483-1546)在威登堡當地教堂門上釘上《九十五條論綱》,條列其反對天主教教會販售贖罪券的論點,被視為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開端。

宗教改革之前,天主教羅馬教廷的權力深入歐洲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的每一個面向;得以維繫其權威地位於不墜的,是教會對於信眾得「透過遵守教會訂下的律法與其繁複的宗教儀式,而得到上帝赦免」的承諾。千百年來,一般信徒無法閱讀聖經,只能完全聽信各地神父對經典與教義的解釋。然而在 1456 年古騰堡印製第一本拉丁文聖經之後,更多人能夠自己閱讀聖經與思考,從而對教會的詮釋提出質疑。路德在鑽研希臘文原文《聖經新約》時,深受《羅馬書》 中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」啟發,認為人的得救來自其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典,其他一切律法都不能保證使人得以「稱義」。「唯獨恩典(Sola gratia)、唯獨信心(Sola fide)、唯獨聖經(Sola scriptura)、唯獨基督(Solus Christus)、唯獨榮耀上帝(Soli Deo gloria)」成為路德教義詮釋的核心,不僅反對教會販售贖罪券,更對天主教會的權威提出根本的質疑。

路德的《九十五條論綱》原以拉丁文寫成,本意是徵求學術辯論,但有人將它翻譯成德文,透過當時剛興起的印刷術大量印行,因而迅速傳遍德意志和整個歐洲,在西方世界引爆了一連串石破天驚的的變革。

歐洲宗教改革對於現代西方世界的形塑具有關鍵性的意義,不僅造成新舊教分裂與長達數十年的宗教戰爭,也在政治上影響了民族國家的興起,更為十七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奠下基礎。新教拒絕宗教權威介入,堅持「唯獨信仰、唯獨經典」所凸顯的個人主義精神,亦被許多人視為現代資本主義的重要推手。在路德之前,數百年來皆不乏天主教教士提出教會改革的倡議;馬丁・路德的教義詮釋有何獨特之處,為何卻能對天主教會,甚至整個西方世界,造成前所未見且影響深遠的改變?

今年適逢馬丁・路德的宗教改革 500 週年,本週哲學星期五@高雄由政治大學政治系葉浩老師主持,邀請專長教會史的蔡銘偉牧師來為我們解說馬丁・路德的聖經詮釋如何開啟歐洲宗教改革,並帶領我們思索, 500 年前馬丁・路德對天主教會的挑戰對當代公民社會有何啟發。



哲學星期五@高雄志工團:
【策劃行政】翁嘉昀、林宏軒、楊柏賢、劉燕玉【海報/攝影】黃靖文、黃盈昇、蘇峻弘、陳虹而【器材/場地】黃上容、傅筱雲、楊堯珺


【哲學星期五@高雄臉書粉絲頁】
【訂閱哲學星期五@高雄活動通訊】 https://goo.gl/bKLc3w      
【哲學星期五官網】 http://www.5philo.com 
【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官網】 http://www.sinpink.com 
【哲學星期五 app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